原子筆組裝模型
DIY一直是我個人覺得商品可發揮的點。很多人(比方說我)會因為這個產品釋放的DIY空間而被吸引。以當前市場狀況來說,越高比例的DIY需要(意即相對來說難度也比較高),被消費的門檻也越高(也就是越難賣出的意思),說起來似乎是想當然爾,不過這也代表了其實大部份人是懶惰的,真要大家投入時間精神去組裝完成產品,除非給予夠多情感可投射點(嗜好群聚)和回饋機制(例如IKEA的低價誘因),要不然,就得仔細拿捏這其中的比例。
通常一個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留白」。留下一個區塊可供消費者自行發揮,可以是限定區域的畫畫空白,也可以是多給幾個原件「創造」自己喜歡的造型。如此做來,既能夠滿足大家想要DIY專屬感的情緒,同時也不超過使用者組裝的臨界點,以上純為本人超級主觀的意見。
在日本的文具店看到這個完全把原子筆詮釋成模型玩具的產品,當下被好酷的感覺襲來就準備拿著要去付賬了。沒想到旁邊的店員貼心的靠過來想要同我解釋這個產品,好不容易能夠用簡單英語溝通,於是就直問了這個為了ㄧ支原子筆得花上好一段時間組裝的玩具,到底賣得如何。答案倒是讓我出奇驚訝,店員說賣得十分不錯,很多人是指名道姓來到那裡要買這支筆的。
自然商品賣得好不好未必單看某件事情就能成立,不過沒想到像我這種遇到很酷的東西就受不了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倒是很多的樣子哩。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大家,願意為一支需要組裝很久的原子筆花多少錢和多少時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