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越設計的街邊垃圾桶

某日清晨在辦公室附近的十字路口發現原本熟悉的街邊行人垃圾桶造型不同了。就隨手拿了手機拍了下來,因為最近媒體柯P鋒頭正健,就也是隨口推了一推,問問推特大神這大洞口的新式垃圾桶是否也是所謂的柯P新政,沒想到@edward_lin真的就把這個設計之都「清潔人員形象提升計劃」給翻了出來。

 

 

點進連結印入眼簾的是令人極度愉悅的幾個大字:「讓市民更容易丟入垃圾,建立市民公德之信心」。可不是?當我們得意洋洋的說嘴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卻對市民的公德不信任,讓街邊垃圾桶消失,或者讓洞口小到只能丟進所謂的「行人垃圾」,豈不一大諷刺?這也是這個新式垃圾桶馬上令我駐足的原因,心裡的口白是:你終於想通了嗎?

其次是簡報角落小小的紅色印記,原來這個計劃是由水越設計提案的,這下子不得了了,設計人夢寐以求的將設計融入生活的夢想,終於得以在這個計劃中實現。設計雖然一直都是入世的,不過大部份時候囿於現實,都只能為商業服務(包括本人在內),要讓公部門想通接受向來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於是就更加佩服水越的執行與溝通能力。

 

 

然後果然議員就對於這個新式垃圾桶的要價提出質疑了,而且當然是直接訴諸民意的「情何以堪」。只看數字不問品質絕對是理盲濫情的主要原因,於是我們不妨仔細看看這個新式垃圾桶的設計,除了大開口外,整個「清潔人員形象提升計畫」還有什麼過人之處。

「以前清潔箱(垃圾桶)設置並未考量到使用者的需求,口太小,一般人連手都放不太進去;至於對清潔人員來說,內桶設計還會增加負擔,都是問題。」水越數計思考解決的方式,就是將清潔箱模組化。未來的清潔箱投遞口會讓市民更便於投入垃圾,而新清潔箱也不會再有內桶的設計,並採用磁鐵吸附的方式,開關無須耗時費力,對清潔隊收取垃圾而言,不僅便利,也減輕身體負擔,「模組化的好處,就是可以彈性組裝,像是放A,或是A+B、A+B+C皆可。」

周育如進一步解釋,台灣因氣候潮濕,竹掃把容易發霉,加上每人掃地方式不同,市府每年都得花上五百多萬經費在購買中國製的竹掃把上,既無讓國內企業獲益,又沒工作效率,是最需要「改造」的對象。「因此我們這次溝通的主題,就是在於要追求質還是追求量,每年配給你這數量當然也是可以,或是你想兩年換一次,但得到的品質更好。」http://goo.gl/WSKE0L

Cityyeast_cleantools_034

<圖片:cityyeast> 

換句話說,一個編列了一萬元預算的垃圾桶,如果可以改善使用者經驗,讓行人好丟收者好整理,又能夠透過模組化的設計應時置宜的以不同形態出現在城市的不同角落,再加上使用年限與折舊的考量,到底是貴不貴?光看數字而不問品質的結果,難道不是每年五百萬購置中國製的竹掃把的真相嗎?這個案子不只是街道清潔箱,還包括清潔隊員的服裝、掃具等等,從材質選用到色彩計劃,都能夠在水越的網站上面一覽無遺,絕對值得一讀,而經過設計的臺北市容也是令人期待。

延伸閱讀:

臺北市清潔團隊裝備設計報告

都市酵母

台北市清潔隊員裝備提升計畫-問題篇

台北市清潔隊員裝備提升計畫-改善篇 

 

 


::: www.25togo.com ::: RayDot_相機筆記本 Notebook Camera

2013101614428301

 via www.25togo.com

從類比走到數位,最大的差別就是精準度,然而最大的損失也是精準度。 我們失去了聽到黑膠唱片的餘音繚繞、失去了手繪海報不經意的筆畫瑕疵、失去了洗照片時的驚喜。當事事都琢磨在反覆確認與提升準確上,我們就會完全失去意料之外的興奮感和出差錯的美學。這個世界又豈是分分秒秒都按部就班的長成現在的模樣呢?若少了某次DNA的突變,周遭的風景也許就少了某個令人讚嘆造物者的神奇。

令人訝異的,即便因為數位革命讓創作成本大幅降低,我們卻還是在按下快門的當下斤斤計較拍攝的角度、人物的笑容、光影的比例。精心設計縱然能確認結果的產出令人滿意,但隨機出現的畫面總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喜悅。所以除了越來越方便的類單眼相機,玩具相機也大行其道,甚至反過來出現模仿出差錯效果的各式軟體。


2013101614428301

 

 

其實我們也可以在刻意不知覺的狀況下進行這種隨機截取畫面的動作,期待能夠取得令人驚喜的結果。相機筆記本是個「照相機外型」的筆記本,結合了「照相機」及「筆記本」的功能,可書寫記錄,也是一台LOMO 風格的相機。在我看來,相機筆記本的特殊之處就在於沒有畫面顯示,於是在被迫的狀態下我們得以在實體世界中自行評估拍攝然後截取,最後上傳到電腦裡面才能獲得結果。這種盲拍的活動歷程,或許也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心理過程,創造出一個能夠讓消費者經歷體驗的產品,在其使用期間的情緒變動與消費意願之間的連結。


2013101614428301


Jeremy Scott-designed Custom Smart ForTwo

Jeremy Scott 無疑是這兩年(對我來說)最有爭議也最有趣的設計師觀察了,不管是引人側目的熊寶貝娃娃、飛天翅膀的球鞋、還是閃電的的腕表、一系列嚇死人不償命的服裝系列,雖然顯然本來不可能進入日常生活的高調配件,竟然成了一股流行並且大家引以為傲的穿著。即使我還是覺得過了五年後再回來看現在穿著這些東西在身上的畫面絕對是不忍卒睹,但是能夠讓這樣的風格登上(大雅)之堂,我覺得還是一件非常有趣且值得觀察的事情。

Mercedes 把他找來做了一台飛天 smart 車,雖然他一定飛不上天,開在路上引人側目的效果一如以往,這就是 Jeremy Scott 流。

 

Jeremy Scott-designed Custom Smart ForTwo:

 

 Jeremy Scott designed Custom Smart ForTwo

Fashion designer Jeremy Scott designs teamed-up with Smart forTwo to design a custom car. The mini smart car features electricity-powered engine and trademark of Jeremy Scott in the shape of big wings at rear. [Watch the Gallery]

(Via Design You Tr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