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0電扇的兩件事

10177384_661342753900945_6780145464829822164_n

AIRMATE_±0正負零設計 12吋DC節能遙控立扇

 

最近很幸運的接觸到幫日本±0生產電扇的台灣廠商AIRMATE ,將這款結合日本設計與台灣廠商製造能力的電扇拉到店裡面銷售。這個產品本身的性能就十分優秀,加上±0不多餘的簡潔設計,不僅是讓小家電也成為空間中加分的物件(通常很容易減分),同時也能夠有電扇和循環扇等多功能又不吵雜的享受(循環扇的馬達聲經常很惱人啊)。不過這篇倒也不是開箱文,只是在銷售這個產品的過程中觀察到兩件事情好像滿值得來討論一下。

其一是關於代工和品牌的關係。

罵或被罵「代工思維」很容易,只是做「品牌」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台灣這種文化輸入國。這中間當然還有市場規模的思考陷阱,因為市場不夠大所以做不起來云云。但個人想法,市場規模終究不是個事,如果身在強勢文化,品牌就能夠相對容易找到著力點並且乘著文化輸出的順風車抵達不同地區,而品牌所在地的市場規模大不大似乎就沒那麼重要了。

「在教育和教養上,台灣人民的學習對象是歐洲;在科技產業和創業領域,台灣人民的學習對象是美國;在生活品質上,台灣人民的比較標準是日本。」( 蠢人才會跟中國比)這段描述台灣狀況的文字非常精準,先不就背後深刻的歷史背景原因來論述,單以結果來看,這樣的現象使得許多台灣品牌都必須以合作或者其他的方式(例如在上述其他地區先取得成功再載譽歸國)來完成身份轉換以提升品牌形象。

對這種事情的情緒從莫名其妙到接受,這中間的轉變過程或許是因為可以樂觀地想像,當越來越多優秀的台灣品牌和人才取得國際的肯定,我們才能逐漸擺脫所謂的後殖民情境,增加了台灣自信,接著才有辦法討論台灣文化的主體性。因為無論怎麼喊拼經濟,只要無法找到文化主體性,幾乎就無法擺脫代工思維,有志品牌事業者也將繼續在事倍功半的泥淖困局中划水。

 


10177384_661342753900945_6780145464829822164_n

 

 

其二是對於產品設計的要求。

店面銷售了兩台電扇。客人收到貨之後回頭要求我們為純白設計的±0 電扇卻是黑色電線提出說明。 雖然只是一件小事,經過跟客人解釋之後也獲得諒解。思緒沈澱回想,倒也是覺得來店內消費的客人素質和對品質與設計的要求,其實是令人驚豔的。畢竟要掛上深澤直人的±0的產品,應該也要能夠經得起各種對於設計的質疑,一台純白的家用電扇就應該和mac一樣使用白色的接線和變壓器,的確也是一種「理所當然」的想像。當然,生產商和設計者在開發過程中,還是必須在某種程度上跟現實因素有所妥協以達到一個平衡的姿態。在一個框架裡面能夠做到設計得盡善盡美也是對設計師的一大考驗。

不過終究,我們還是要謝謝這位客人對產品的指正與質疑,「嫌貨才是買貨人」這話或許有點銅臭味,但我深信願意挑戰的才是真的對品牌有愛的支持粉絲。


10177384_661342753900945_6780145464829822164_n


JIMI by blue lounge

畢竟設計天生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產生的,像我們這種反骨用好玩當出發的組織應該可以是說是邪教異端,難怪有些設計界的前輩根本不認同我們是在「做設計」。由此說來倒也是其來有自的有本之說。嚴格說來人各有志,被說爛的「藍海」講白了其實不就是往一個還沒有人做過的方向,然後最後活下來的意思?就算是要死不活的,現在的25TOGO應該也算是無聊當有趣的用盡了各種方式還活著。就這樣想起來頗了表慰藉。

JIMI

Jimi4

 

就算是解決問題也還能有手法之分。前陣子不知道哪裡來的好狗運抽中北歐櫥窗的贈禮,是一條質感很好的浴巾。拿到時就發現這個浴巾在邊緣的中間切了一條縫,還用了刺繡來收邊。一時不以為意,沒想到實際用起來卻好用的不得了:能夠直接穿過那個洞掛好浴巾。平常的浴巾太厚導致很容易從掛鉤上脫落,雖然只是個小問題,天天黑噴卻很難忍受啊!於是這個小小的設計卻是大大的加分,縱然他的確會增加製作的成本(而且很難在銷售的第一時間加分),卻真真切切得讓人感受得到細節的心意。

 

Jimi2

 

Jimi3

 

Blue Lounge這間以製作蘋果週邊配件的公司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要搭配得上蘋果產品的細節,並且在此前提下創造出解決實際需要的產品。從小至已經被仿翻的CableDrop,大到整組給你穳乎乎的dwell工作桌,Blue Lounge替所有的蘋果迷們想辦法整理線材、增進平板的使用經驗、甚至是利用配件複製MAC的外觀到平板和手機上。怎麼看都是跟「小是我故意的」講的努力操作小眾市場相同。只是當小眾不再只是小眾,而是全球對蘋果的狂熱,這個市場定位就開始消失了...,眾多競爭者加入、良莠不齊的品質、沒有下限的價格戰、仿冒品充斥...。

不過Blue Lounge還是活了下來,而且還推出新品,而且重點是我覺得我好需要啊XD。如果你也經常為了要插USD外接而必須翻箱倒櫃的把iMAC翻到背面來,然後要拔掉時又必須整串動作再來一次而煩惱不已的話,這個小Jimi絕對也會是深得你心的好幫手,一個J的造型就讓插槽直接出現在螢幕底下,而且還是方便的橫軸方向,我的iMAC終於可以好好的站在桌面上長長久久了。價值15美金的小聰明解決大麻煩! 

 

Jimi5


讓靈感從平面走向立體

Yoy_canvas_06

 via yoy-idea.jp

 

有個詞曲創作人叫自己是深白色,平平淡淡的,卻多有深意的三字組成畫面。 這幾年經營開發趣味商品,常常會面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設計究竟應該直搗核心一語道破,還是應該內藴概念柳暗花明?美國的創意商品品牌前輩 Fred&Friend 告訴我,如果一個產品沒辦法在消費者面前三至五秒被理解,這個東西到市場上就會失敗。無法被理解自然可以有很多原因,文化屏障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當我們不止著眼本地市場,而想要將商品推到亞洲其他地區、美洲與歐洲時,就得用更通俗(?)的語彙來和潛在消費者溝通,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拐彎抹角。

這是某種程度的精準聚焦,讓喜歡這個產品的人能夠立即愛上,讓不愛的人立即走開。這也是某種程度的向市場妥協,考慮市場會需要什麼、喜歡什麼,賦予準確的詞語形容,瞄準目標族群。抱著每個產品都能夠絮絮叨叨背後概念背景的理想沒錯,只是需要更多的行銷資源配套,才能將黏著度提高,讓消費者願意停留閱讀希望傳達的概念。

 

Yoy_canvas_06

 

以上其實都是抱怨文。其實我漸漸覺得,一個看似平淡的想法,如果願意花時間進去思考,一定能夠有什麼樣不同的發揮。重點是在怎麼思考,從行銷的角度進去詮釋,從既有市場立基進去描述,從不同文化去切入,能夠讓平面的出發點逐漸有了立體的形貌,一開始無味的枯燥也可以逐漸找到創作的立足點。 

Yasuko Furukawa 這個2013年叫做帆布的作品,透過金屬架構和彈性布料,讓看似平面的印刷沙發和椅子可以讓人坐進去,創造出衝突的視覺效果。這個idea和台灣的Jump from Paper平面包有異曲同工之妙:在立體營造平面的假象。不過兩者風格不一樣、目標群眾不一樣、市場訴求也不同,長出來的面貌也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於是,看似與市場妥協的產品,能不能因為不同元素的導入思考,而能夠更靠近我們理想中的樣子呢?

 

Yoy_canvas_06

 


Yoy_canvas_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