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腳?」夜燈 by ideaco

via item.rakuten.co.jp

產品本身一定要是完整的嗎?在很多學生或是新銳設計作品中常常可以發現的缺陷設計,故意遺留了產品的不完整性,就像一幅留白的水墨畫,讓消費者可以隨著使用環境、時機和心情自行去定義該產品所展現的型態。不過個人以為,「留白」的比例越少,也越具有市場性和量產的可行性。原因在於越能夠讓消費者容易解決產品的缺陷,使用的難度就越低,相對來說,越需要想像力和開創力才能使用的東西,也就越挑人買了。


 

via item.rakuten.co.jp

這套由ideaco發展的小夜燈具,只做了印象中檯燈的上半部份,命名為Who's leg?要使用者自己去把這個夜燈的腳給找出來。本體的ABS材質裡面鑲了LED的照明在最上面,因此它的腳只要是能夠支撐它的物體都可行,LED的電源也是可蓄電的,所以無所謂電線的問題。當然,為了那些懶得動腦的人,情境圖也給了一個最方便的解答,就是拿一個玻璃的高腳杯架在底下,當作餐桌的氣氛光線。我想,一定還有其他更非直覺的使用方式。

「誰的腳?」夜燈一盞要價五千五日幣,不含高腳杯。


微觀行人玻璃杯

via www.hiddenartshop.com

記得小時候看到螞蟻、金龜子隻類的小蟲,都會想要拿一個玻璃杯罩住他們,然後從玻璃杯外面用一種天神的角度來觀察他們,甚至是把不同的昆蟲放進去實驗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雖然很慘忍,我自己覺得還滿可以用一種哲學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甚至,是很微觀的趣味。

長大了我們不再做這樣的事情,但若哲學的想,被玻璃杯罩住的,不是小小螻蟻,而是和你我一樣的個人呢?Reiko Kaneko 做了這樣的玻璃杯,在杯口的部份印上黑色剪影的行人,當我們把玻璃杯倒扣時,看起來就像是有好多人在那個空間裡面行走,似乎很自在,完全沒意識到其實自己活在一個杯子的限制空間中,跟幾米的微笑的魚頗有異曲同工的妙,只是一個是繪本,一個是玻璃杯。

一個杯子說了一個故事,還滿讓人佩服的。這個杯子一個要價19.95英鎊。


±0 「單片吐司盤 Sliced Bread Dish」

via item.rakuten.co.jp

±0一直以來都是個讓我很感興趣的設計牌子。除了深澤直人本身的名氣以外,將簡單這件事情發揮到極致,甚至有點偏執的能力,都是±0頗具魅力的地方。先前寫過±0的一片吐司烤土司機,後來去年到日本把老妹買的那台搬回台灣,才真的發現以一個小家庭而言,還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要需要一台可以烤兩片甚至是四片的吐司機。總之,那台黑色的±0吐司機現在已經是全家早餐的必備良品。
搭配吐司機,於是乎這個看似更簡單的白瓷盤子就顯得更有意味了。只能擺一片吐司的吐司盤,沒有培根雞蛋的位置,因為他們本來就應該是配著吐司吃的,就該放在吐司上面。生活還真的可以更簡單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