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設計靈感的經營
靈感到底值幾個錢?
剛開始踏入文創設計產業,一直在談的,都是怎麼樣挖掘腦袋裡面容易被忽略的靈感,如何發現生活中漫不經心的細節,找到值得投入去改變解決的問題點。誠然初期的投入還是佔有相當分量的重要性,不過這幾年下來,卻漸漸發現能不能有效長期的經營想發設法出來的點子,卻才是影響這個設計深度和廣度的決定性要素。
平凡的事情做一萬遍就是不平凡。
我想講幾個台灣設計圈裡面的好朋友當作例子。Jump from Paper是一個原生的台灣品牌,靈感據說是在號稱設計大拜拜的「新一代設計展」裡面被挖掘出來的的,把三維世界裡面出現的手提包包,設計成彷彿是二維的平面造型,創造出一個衝突的有趣畫面。事實上,立體與平面的互換,並不是新鮮的想法,隨便找找就能夠發現很多把平面的icon做成的立體產品。相同的手法到了Jump from Paper 的手裏,卻能夠創造出更大的效益,讓更多的觀眾感受到趣味,這中間的差別,就在創意的經營。不僅僅是款式的延伸,針對當地市場開發活動,同時從所謂的「文創」跨到「時尚」,推出復古流行的時光機系列,讓兩群平時其實交集不大的觀眾,都能夠玩到這麼開心的創意。這是廣度,也是深度。一個靈感有的時候未必只是腦海裡的那個樣子,如何讓它用不同的面貌出現在市場,也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
另外一個好例子,也是設計師兼經營者的「良事設計」,從一開始的「小人物」系列,到各式動物項鍊戒指飾品,就讓我們驚豔於每個角色的造型細節刻畫和寫實風格,都足以彰顯展示佩戴者的個性與心境,這是品牌創立的深度。這兩年,良事設計更將產品的觸角從飾品配件延伸到家用產品,陸陸續續推出饒富深意的旋轉木馬鐘、燕子展翅飛翔的「燕子時鐘」、悠遊水中的「金魚時鐘」等等,帶著同樣的風格和造型手法,進入了完全不同的生活領域,讓文青時尚與生活家居兩者完全不同的受眾,都可以透過不同的管道感受到良事設計的典型精彩,創造出產品的廣度。精彩這兩個字寫來容易,但怎麼把自己熟悉的領域玩的精彩有型,常常也考驗著創意經營者的智慧。
在某個創意聚會裡面遇見同樣對創意設計領域有興趣的與會者,因為不滿現狀以及「有著滿滿的熱情創意」,而想要投入產品開發的領域。就像初創事業一樣,只有熱情和點子還不足以構成完整要件,如何好好「經營」視為珍寶的創意,讓創意不只是一個點,而能夠拉出不同的產品線,進而將效益擴展至整個品牌,或許才是創意人更需要下苦功發揮創意的地方。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