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文創倒閉

VDVauRy.png  1007×6172

這兩天在設計/插畫/文創界,最重大的消息就是默默文創的倒閉消息了,這個以台灣插畫家為主的經紀平台也因為同事曾經被接觸過而略有耳聞。默默在自己的臉書粉絲頁上貼出了倒閉宣言,然後網站與粉絲頁也於當日關閉。在關閉之前,倒閉宣言底下的留言筆戰仍然十分精彩,雖然不知其中狀況,不過以一個旁觀(同業)還是可以看到幾個觀察的角度。

  • 台灣插畫家一直以來都有一群默默支持的群眾和一群默默努力的耕耘者,在臉書崛起後讓插畫者有了一個比部落格更適合的發揮舞台。Line的貼圖市集的開放讓插畫一下子有了傳播的出口,透過往來的貼圖我們從本來就默默支持的群眾那邊認識了這些角色。表面上看似「一下子竄紅」其實大家已經努力了很久。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機會只給準備好的人。
  • 插畫對於產品的加值效用很高,就本人觀察默默開發的產品品項也十分精準地符合所謂的「文青」口味,加上易於入手的定價,其實在店頭引起討論和購買的頻率也很高。於是我只能一廂情願地認為「經營不善」的主因是「公司快速成長展店」。展店的投資成本高,零售的利潤低,加上雜事多,如果在短時間內沒有準備好就快速展店是十分危險的事情。
  • 授權經紀的經營不了解。不過從邏輯推理,公司的經營本來就與畫家無關。只要畫家遵守合約內容完成工作,就應得報酬,這是一翻兩瞪眼的事情,跟文創好不好經營無關,跟幫畫家做成多少案子無關,自然也不應該跟情感報恩有關了。

 

直覺的認為這個事件滿值得觀察後續發展的,不管是默默破產後續的處理,眾畫家之後的發展以及是否有同樣模式的平台經營者出現接手市場等等,故事看來是未完待續。

 


論設計靈感的經營

靈感到底值幾個錢?

剛開始踏入文創設計產業,一直在談的,都是怎麼樣挖掘腦袋裡面容易被忽略的靈感,如何發現生活中漫不經心的細節,找到值得投入去改變解決的問題點。誠然初期的投入還是佔有相當分量的重要性,不過這幾年下來,卻漸漸發現能不能有效長期的經營想發設法出來的點子,卻才是影響這個設計深度和廣度的決定性要素。

平凡的事情做一萬遍就是不平凡。

[Japan] Aivy_luvra2


我想講幾個台灣設計圈裡面的好朋友當作例子。Jump from Paper是一個原生的台灣品牌,靈感據說是在號稱設計大拜拜的「新一代設計展」裡面被挖掘出來的的,把三維世界裡面出現的手提包包,設計成彷彿是二維的平面造型,創造出一個衝突的有趣畫面。事實上,立體與平面的互換,並不是新鮮的想法,隨便找找就能夠發現很多把平面的icon做成的立體產品。相同的手法到了Jump from Paper 的手裏,卻能夠創造出更大的效益,讓更多的觀眾感受到趣味,這中間的差別,就在創意的經營。不僅僅是款式的延伸,針對當地市場開發活動,同時從所謂的「文創」跨到「時尚」,推出復古流行的時光機系列,讓兩群平時其實交集不大的觀眾,都能夠玩到這麼開心的創意。這是廣度,也是深度。一個靈感有的時候未必只是腦海裡的那個樣子,如何讓它用不同的面貌出現在市場,也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

 

JFP-tm-disguise+jazz


另外一個好例子,也是設計師兼經營者的「良事設計」,從一開始的「小人物」系列,到各式動物項鍊戒指飾品,就讓我們驚豔於每個角色的造型細節刻畫和寫實風格,都足以彰顯展示佩戴者的個性與心境,這是品牌創立的深度。這兩年,良事設計更將產品的觸角從飾品配件延伸到家用產品,陸陸續續推出饒富深意的旋轉木馬鐘、燕子展翅飛翔的「燕子時鐘」、悠遊水中的「金魚時鐘」等等,帶著同樣的風格和造型手法,進入了完全不同的生活領域,讓文青時尚與生活家居兩者完全不同的受眾,都可以透過不同的管道感受到良事設計的典型精彩,創造出產品的廣度。精彩這兩個字寫來容易,但怎麼把自己熟悉的領域玩的精彩有型,常常也考驗著創意經營者的智慧。

在某個創意聚會裡面遇見同樣對創意設計領域有興趣的與會者,因為不滿現狀以及「有著滿滿的熱情創意」,而想要投入產品開發的領域。就像初創事業一樣,只有熱情和點子還不足以構成完整要件,如何好好「經營」視為珍寶的創意,讓創意不只是一個點,而能夠拉出不同的產品線,進而將效益擴展至整個品牌,或許才是創意人更需要下苦功發揮創意的地方。

Product_6_pic_17


「很多 CP 值高的東西,是因為製作過程是 Copy/Paste」

把這陣子的推文通通拿來擺在一起看,似乎可以看出一些關於致敬或抄襲的思路。世界終究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就像選舉的結果一定是贏者全拿,說好聽是會把輸家對手的好政策拿來實行,說難聽的還不就是抄抄抄。不過政治畢竟和商業不一樣,前者可以是人民的福利,後者則是進入私人企業的口袋。

對消費者/使用者來說,或許抄不抄未必那麼重要,但價格絕對是購買決策的決定要件。所以省了開發成本的產品自然可以用低價策略進入市場,搶得市場先機。

光用抄的能不能成功?廣受市場支持的「快速時尚」品牌諸如H&M或ZARA,也許可以繼續觀察。一開始用似曾相識的版型加上便宜的價格成長,下一個階段就可以花大錢直接找high fashion品牌來聯名漂白。從某方面來說,我覺得這些同意合作的high fashion牌子有點像是自尋死路,但也許也只是不得不為的選擇吧。

我真心覺得小米是這類「抄出心得」的品牌觀察指標。對岸創造了一個特殊的環境給了小米成長的機會,用巨大的市場利基支撐這些不用R&D成本的廉價產品,所以有一籮筐的中國品牌崛起,不管是商業模式或者產品設計。

 

抄出來的品牌可以選擇用賺的錢來想辦法漂白,不過如果向來以設計為名的品牌卻反向為了削減成本而放棄了開發,這就會惹人閒話了。

這種原創與市場佔有率的爭論向來無法有結論,我們只能看著這個世界繼續的轉動與劇情會怎麼繼續走下去,最後再來後見之明的加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