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冷靜,繼續前進

1280 keep calm and carry on documentary 0

Keep Calm and Carry On 這標語是這幾個月來才認識到的,只直覺的覺得這話下的太好了,好到無論自己處在什麼樣的狀況,看到這幾個字都能夠有不一樣的感受但是相同強勁的力量。沒有深思這整個構圖(包含頭頂的王冠)和文字的背後歷史意義,直到讀到底下動腦的報導才有恍然大悟之感。甚至有專門的網站:http://www.keepcalmandcarryon.com

另外一件事情是這句標語已經是公共財,因此也可以找到許多重新排版和換字後令人莞爾的版本,也許也可以來想想有沒有什麼比較符合台灣風土民情的文字排列來翻玩一番。

3月16日動腦嚴選:保持冷靜,繼續前進:

(Brain.com 2012-03-16)「Keep Calm and Carry On」(保持冷靜,繼續前進)這樣的標語,風水輪流轉了100年,還是能撫慰人心,並給予一股持續的動力。雖然不像「Rock'n'Roll」這樣熱血,但也有堅定的底蘊。而英國就有一間小鎮裡的老書店,不僅實踐這個標語,還利用這個標語喚起大家的注意。

位於英國西北邊Alnwick小鎮的Barter Books,是一對老夫婦開的書店,書店本身的建築是維多利亞時代特色的舊火車站。他們在2000年時,意外買到二次大戰時,英國政府鼓勵人民與軍隊的海報,尤其是當時最重要的標語海報「Keep Calm and Carry On」。當時書店主人把它裝框吊掛在古色古香的書店內,令不少民眾詢問是否店主願意割愛。

店主經不起眾多人的詢問後,決定複製這樣能鼓舞士氣,堅定意念的海報,並作成不同的商品,讓大家可以買回家收藏。自此老書店不僅賣書,還多了項特色商品。最近有有創意人,決定把這張海報繼續結合App讓更多人分享,究竟他是怎麼做。

◎保持冷靜,繼續前進【來源:Youtube】

英國政府在二次大戰時期的標語海報,就是為了鼓舞人心,所以在設計上,除了複雜代表皇室的王冠外,就是簡單有力,展現堅毅的字體。而倫敦一間數位設計公司Nation就為Barter Books設計了一款iPhone App,使用者可以自由運用這個字體,排列屬於自己的海報,並上傳到社群網站分享給朋友。靈感發想非常簡單,但當朋友收到這樣的鼓舞訊息時,卻是備感欣慰。

(Via 動腦-即時新聞)


NOOKA Hello Kitty Nooka Nooka Launch!

三麗鷗的無嘴貓的跨品牌已經跨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已經被 Kitty 染指過。本來就知道 Nooka 有支印上 Kitty 的聯名錶款,不過沒想到連他們家幾乎沒人知道的 NOOKA NOOKA 公仔也被拿來重新翻版,我不是很確定 NOOKA NOOKA 不紅的原因,不過卻還滿肯定 Kitty 被變形成 U 字臉加上兩隻斧頭大手與四隻外星人腳還滿不討人喜歡的。不過還是在限量預購中喔,有興趣或是看到 crossover 和 限量 就腦充血的朋友可以點去看看。

 

NOOKA Hello Kitty Nooka Nooka Launch!:

 

We are pleased to announce that the Hello Kitty NOOKA NOOKA Vinyl Figure is available now!

Sanrio, the global lifestyle brand, and fashion design brand, Nooka Inc. have banded together to create a special Hello Kitty® collectible vinyl figure.

Hello Kitty® embodies the same ethos as Nooka: universal communication—no explanations are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 icon of Hello Kitty’s face—it is a distillation to the minimum amount of information necessary to convey the message of ‘cute.

This collaboration is sure to sell out so get yours now!

If you missed our previous collaboration with Hello Kitty on our zub 20—then pre-order yours here!

(Via Nooka)


FUNCTIONALS – CROSSDOCK

你有電腦、你有電視、你有電動、你有看不完的書本雜誌。為何會需要一台iPad?本來我也是這麼想的。然後某天不小心得到一台,玩著玩著就放不下來了。他可以當電腦、電視、電動也有看不完的雜誌,只是換了個形式。當iPad足以充當身邊很多東西時,iPad本身又該被定位成什麼裝置?當筆電放到保護套裡收到包包?當相框輪播相片放在櫃子上面?還是該跟著其他的書本一起置入書架上?

CROSSDOCK雜誌架的設計和發想很有趣也挺對的,只是iPad不只是代替了雜誌,還能有很多其他的用途。於是我不禁有了這樣的問題,當同樣的東西可以因時制宜,變化成不ㄧ樣的功能使用,那麼是不是就也很難分類和定位,為了它有變形金剛般的神力,卻得時時刻刻都帶在身邊,到底是物為人役還是人為物役?實在值得好好想想。對了,聽說最新的iPad重量還比2來得更重一些說。

 

FUNCTIONALS – CROSSDOCK:

 

無論是潮流先驅或電子達人,無論是家庭主婦或白領藍領,對於很多用家來說蘋果的iPad已經不經不覺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作為一部平板電腦,9.7 吋大高解像的屏幕讓用家應用時更為方便,亦可像一本電子書般容易閱讀。但各位用家通常都把 iPad 擺放在那麼呢?會否如其他傳統雜誌一樣儲放入雜誌架內呢?來自荷蘭的網上家居用品網站 FUNCTIONALS,過去一直與優秀的設計師合作,致力為用家提供各種手工精美、簡單又相當實用的產品。其中一款與荷蘭設計師 Dick van Hoff 合作推出,名為 CROSSDOCK 的雜誌架,便首次將 iPad 的元素注入雜誌架設計之中,令 iPad 有一個合適的歸宿。CROSSDOCK 的主要用上胡桃木物料製成支架,感覺簡約時尚之餘亦富有相當的親切感,適合擺放在沙發旁邊,方便用家閱讀的需要。

 

最為令人感覺意外之處,是其特別為 iPad 設計的機座,設計師將以鋁金屬製成的插座安排在雜誌架的上方,一來可穩固雜誌的擺放,二來亦可為 iPad 作充電之用,讓用家每次使用時均有足夠的電量閱讀或瀏覽萬千的互聯網世界。

 

0Dick van Hoff CROSSDOCK Dick van Hoff CROSSDOCK (1) Dick van Hoff CROSSDOCK (2) Dick van Hoff CROSSDOCK (3)

 

(Via homer.hk)